动手实践
[生活技能] 做饭实践
00 min
Oct 7, 2024
Oct 14, 2024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引言


之前[寒假开端] 实习生活的入口 | Hugo ʕ•ᴥ•ʔ Bear Blog (matrixcore.top)在这篇文章中,有提到放假对我个人的体验不佳,反思了一下,可能是旧习难改。而且来到广州之后,感觉时间过得出奇地快,也许是更靠近赤道?还是这里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比我原先的环境要快?还是没好好把握住时间?这是未来要着力解决的第一个大问题。
先说一下比先前好些的地方吧,就是能自己做饭了,从最简单的青菜面开始,到慢慢自己炒菜,后来发现,其实自己动手,确实能丰衣足食,尤其是离开了家乡之后,我几乎可以这样说,这二十三年间自己做饭的时间屈指可数,后来为了赶时间,吃外卖,甚至吃饭都成为了维持生命的一个必要举措,在自己做饭之前,对吃什么,怎么吃没有任何概念,但其实,食物是我们生理层非常重要的一个输入,而在此我还想补充一点,自己动手做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文


动手做饭是很重要的一环


首先,促成自己动手做饭的一个很重要的激励是来自于Changling,详见[抬头看路] 注意力与身体的关联 | MatrixCore,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做饭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而且最主要的是可以节省开销,并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调料的使用,食材的选择是经过自己思考的。
自己做饭的第一顿始于青菜鸡蛋面,当时尝试了一下,没加盐和任何其他调料,结果吃出来,青菜是青菜的味道,面是面的味道,后来才慢慢理解,为什么我们如此需要调料。
2019江苏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其实现在我觉得更适合来写这篇作文,因为只有自己实践过才知道,这里面的感觉。做饭,很多时候就需要五味调和。而且我觉得物各有性,这个说法很好,生姜去皮的时候有一种清香,在炖煮的时候,味道浓郁,有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大蒜更多的是一种爽口的感觉,煮熟的的那种感觉,其实蛮好吃的。

做饭剪影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这三张图为放假回来晚上的晚餐。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其实这里的豇豆没炒熟,加的食材太多了。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一般来讲,自己吃得开心就行。

其他小伙伴的菜肴


notion image
微风起的红烧坤翅和土豆丝儿。
notion image
Changing的火锅。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星の子五谷杂粮粥和小菜

总结


我还要特别鸣谢我小时候所受到的素质教育,初中高中大学都有体验过,素质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自己做饭,其实小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初中在学烧菜,高中研究发酵,大学研究蒸米饭,那时候搬张凳子往屋外一坐,也很惬意,而且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和当时那段岁月比起来,其实还缺失了不少东西,现在的生活质量评分维持在65-70分左右,当时的生活质量能达到85+,甚至90+,只是岁月不重来,选择不同了。

结尾


memos归档


在博客未创建以及人工智能未兴起之前,我很容易陷入精神内耗当中,非常感谢当时的几位小伙伴给我的支持,亦如memos中的故事。
原文:https://blog.naibabiji.com/tutorial/wang-zhan-zhuan-qian-fang-shi.html 大部分情况下,现在建个人博客意义不大。我个人觉得只有两种情况下有意义: 一是非常聚焦在某个领域,而且是这个领域的专家,靠写高质量的文章建立知名度、权威度、个人品牌,然后靠品牌寻找其它盈利方式,而不是靠博客的搜索流量。 二是把博客系统,比如WordPress,当成CMS而已,做成其它类型的网站。WordPress是个很好的建站工具,现在很多企业站也是WordPress建的,和博客没什么关系。 如果只是在比较宽泛的领域写些不痛不痒的文章,甚至是转载的,没有个人观点,没有独创性,那就不如不做了。 #\想法
对我而言,建站已经快一年半了,说起来真的很有意思,这背后凝聚了我多个纵深且复杂的人生阶段。 整个2022年对我的冲击很大,在我生命中的前20年,走出高中,带着江苏文化的烙印,来到天津这座城市,经历过猛烈地下坠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等各项指标都在急剧下降。走出高中,不论是精神上,身体上,都是一种疲惫的状态,有段时间我是很反感这种教育模式的,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很失败这个现实,但一直没变的是个性。 我不喜欢抱怨环境,但有时候真的很容易感情用事,因为对所有的事情都太认真了,导致自己活得会很累。但这种认真,背后其实也藏着一种更深的没落与颓废。这种空心的感觉环伺在周围,从小时候到现在都会有。 我在每一段成长中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缺憾。高一我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但退不掉锋利的棱角,仍然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潜能。高二不甘心自己的没落,活得浑浑噩噩但是倨傲偏执。高三,希望奋起直追,但是茫然麻木。 个人不乏野心,不乏创新,但不注重细节,缺乏耐心,性子很急,性格孤僻。在团队中,可能缺乏好的领导能力。有时候也受限自己思维的局限性。 在大学,我有幸认识到一些很好的朋友,为我缓解了抑郁,但我似乎还没对这段生活做好准备。我必须服从我的内心,自由对我而言更为重要,我只愿意做我认为值得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情没有意义,没有收入。但对我来讲,是我的意愿。当然这种性格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真的会伤到别人,甚至是爱你的人,或许我的这种性格就是适合于孤独的。 大三上到大四是重新选择自己人生轨迹的一年,为比赛熬夜,为项目出谋划策,为绩点提高。所以有的时候生活就是矛盾的,那段时间其实没有那么快乐,但是this is life。中间还有一段插曲,就是那个暑假拿完驾照就离开家去天津打工,确实是见识到重工业厂的生产线,体验过一天,才体会到什么叫做生活的毒打。那次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和工友,和出租车司机。我在旷野里看着这座繁忙的城市,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路人,而学校里的所有一切,都显得太美好了。 大三是最忙的一年,大四上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分修习。那段时间诞生了博客。 促成博客诞生的其实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激发我对于生活新理解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我二十岁生日那天,人生中的第一束花。因为我说过,孤独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特点。但那一天完全改变了我性格中的瑕疵,使我重新思考对周围人和环境的理解。这朵花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回忆,大概在临终前还会记得,反正要是那时候我还活着,看到我二十三岁写的记录的时候,撒手人寰必然也没什么遗憾了,我只要明白一点,原来这个世界,还有人牵挂过,只此一点,就足矣撬动命运的杠杆,不论你是否相信。 在最严重的那段时间,到后来的四月份,博客在艰难中诞生,它出现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说实话就是那一束花所牵挂起的岁月长廊。往后博客陪伴了我何舍友间最快乐的大四上,大四下以及毕业。毕业了虽然天南海北,但是很多回忆还在。 博客里不仅是我,也是大家的,后面博客也在走备案流程,这座小型的矩阵将伴随我生命中的大半过程,就像简媜说的,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做我的茧。

人为什么需要伴侣


在这些所列举的伴侣需求的原因中,我更倾向于共同成长,因为我们自己身上存在很多的缺点。

1. 生物学驱动

  • 繁衍后代: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伴侣关系是人类繁衍后代、延续基因的重要方式。进化心理学认为,寻找伴侣是为了确保基因的传递和物种的延续。
  • 生存优势:在人类进化的早期,伴侣关系可能提供了生存优势。通过合作,伴侣可以更好地分工合作,获取资源、保护彼此和后代。

2. 心理需求

  • 情感支持: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伴侣关系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我们有时需要有人倾听、理解和陪伴,尤其是在面对压力或困境时。
  • 归属感与亲密感:人类有强烈的归属感需求,伴侣关系能满足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帮助我们感受到被爱、被接纳和被理解。
  • 自我认同:伴侣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通过与对方的互动,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情感和价值观。

3. 社会文化影响

  • 社会规范:在许多文化中,找到伴侣、结婚和组建家庭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社会对伴侣关系的期望可能会影响个人的选择,甚至成为某些人追求的目标。
  • 责任与承诺:伴侣关系通常涉及一定的责任感和承诺感,社会上的婚姻制度、家庭结构等也鼓励人们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

4. 健康与幸福感

  • 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稳定的伴侣关系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降低孤独感和焦虑感。拥有一个支持性的伴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 生理健康:有伴侣的人往往在身体健康方面也表现得更好。伴侣可以相互照顾,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在生病时提供照顾和支持。

5. 共同成长

  • 合作与成长:伴侣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两个人可以一起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分享快乐和痛苦,帮助彼此成长。通过共同经历,伴侣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深厚和牢固。
  • 实现个人价值:在健康的伴侣关系中,人们可以在相互支持下实现个人目标和价值。伴侣关系并不是限制个人发展的,而是可以成为推动个人成长的力量。

独身岁月如何和自己相处


但我们同时也必须关注独身岁月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下面列出的第七点,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知识架构还很不完善,我们身上还带有太多的偏执。

1. 培养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

  • 自我关怀:学会对自己温柔和宽容。自我关怀的核心是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在需要时给自己提供支持。你可以通过冥想、写日记、正念练习等方式来培养自我关怀的能力。
  • 独立成长:没有伴侣时,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专注于自我成长和发展。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追求个人兴趣、设定目标等方式来提升自我价值感。你可以问自己:“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并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2. 建立和维持强大的社交支持

  • 朋友和家人:虽然伴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但并不是唯一的情感支持来源。朋友和家人可以在生活中提供重要的情感支持。花时间与他们相处,分享你的感受和想法,建立深厚的友情和亲情纽带。
  • 加入社交圈子:参与社交活动、兴趣小组或社区活动,可以帮助你结识新朋友,并扩展你的社交网络。通过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你可以减少孤独感,并找到情感上的支持。

3. 发展兴趣爱好和个人追求

  • 培养兴趣爱好:找到让你感到充实和快乐的活动。无论是音乐、运动、艺术、旅行还是阅读,兴趣爱好能够为你带来满足感,并帮助你分散注意力,减少孤独感。
  • 追求个人目标:没有伴侣的阶段可以是一个专注于自我发展的时机。设定个人目标并为之努力,比如职业发展、健康目标或学习新技能。这些目标可以为你的生活带来方向感和动力。

4. 管理压力和情绪

  • 正念和冥想:正念练习和冥想可以帮助你更加关注当下,减少对未来的焦虑和孤独感。通过正念练习,你可以学会接受当下的状态,而不是过度关注没有伴侣的事实。
  • 运动: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还能帮助你缓解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运动时身体会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能够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的化学物质。
  •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和作息习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平衡密切相关。

5. 重新定义孤独感

  • 享受独处的时光:孤独感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它也可以成为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的契机。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发现独自一人时的自由和宁静。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更好地了解自己,发展内在的力量。
  • 改变对孤独的看法:孤独感有时源于对“没有伴侣”的负面认知。如果你能将独处看作是一种积极的体验,而不是缺失,那么孤独感可能会逐渐转变为一种内在的平静。

6. 寻求专业帮助

  • 心理咨询:如果你发现自己难以应对孤独感或压力,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可以帮助你理解和处理这些情感挑战。专业的心理支持可以为你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你更好地平衡情感需求。
  • 情感支持团体:有时,加入类似的情感支持团体(如单身者支持小组、心理健康团体等)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其他人也在经历类似的情感挑战。

7. 学会接纳生活的不同阶段

  • 接纳当下的状态:生活有不同的阶段,有伴侣和没有伴侣都是人生的一个部分。学会接纳当下的状态,而不是过度执着于“必须有伴侣”才能感到完整。你可以将这段时间看作是一个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机会。
  • 不要急于进入关系:有时,出于孤独感或压力,人们可能会急于进入一段关系。然而,健康的伴侣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其急于寻找伴侣,不如花时间了解自己,等到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人出现。

相关书籍引荐


这里列出了一些书籍,有幸读过其中的《心流》和《爱的艺术》,位于大学阶段。

1. 关于孤独感和自我关怀的书籍

  • 《与自己对话》Conversations with Myself) - [作者]:纳尔逊·曼德拉 (Nelson Mandela)
    • 这本书通过曼德拉的私人日记、信件和谈话,展示了他如何在孤独和隔离中找到内在的平静与力量。它提醒我们,孤独可以成为自我反思和成长的契机。
  • 《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 -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 (Eckhart Tolle)
    • 这本书强调了活在当下的重要性,帮助读者学会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焦虑,专注于当前的时刻。它探讨了如何通过正念和自我意识来减少孤独感和压力。
  • 《自我关怀的艺术》The Art of Self-Compassion) - [作者]:克里斯汀·内夫 (Kristin Neff)
    • 克里斯汀·内夫是自我关怀领域的专家,她在这本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对自己温柔和宽容,如何通过自我关怀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2. 关于自我成长和独立生活的书籍

  • 《独处:重新发现一个人的力量》Solitude: A Return to the Self) - [作者]:安东尼·斯托尔 (Anthony Storr)
    • 这本书探讨了独处的积极面,认为独处不仅是一种孤独感,也是一种自我发现和创造力的源泉。斯托尔通过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如何通过独处来获得灵感和成长。
  • 《成为你自己》Becoming) - [作者]:米歇尔·奥巴马 (Michelle Obama)
    • 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不仅讲述了她的个人成长故事,也展现了她如何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通过自我认同和自我关怀找到内心的平衡。这本书可以激励你在独立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
  •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 这本书探讨了如何通过专注于某些活动(如工作、爱好等)来进入“心流”状态,从而获得深层次的满足感。它为那些想要通过追求个人兴趣和目标来平衡孤独感的人提供了实用的建议。

3. 关于情感管理和心理健康的书籍

  • 《情绪急救》Emotional First Aid) - [作者]:盖伊·温奇 (Guy Winch)
    • 这本书提供了应对孤独、拒绝和失败等负面情绪的实用方法。盖伊·温奇通过心理学的视角,详细介绍了如何在情感上自我恢复,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孤独感和压力。
  • 《脆弱的力量》Daring Greatly) - [作者]:布琳·布朗 (Brené Brown)
    • 布琳·布朗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专注于研究脆弱性和勇气。她在这本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接受自己的脆弱,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并从中获得力量。这本书强调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孤独和情感上的挑战。
  • 《幸福的陷阱》The Happiness Trap) - [作者]:拉斯·哈里斯 (Russ Harris)
    • 这本书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追求幸福有时会导致更多的痛苦,并提供了实际的工具来应对压力、焦虑和孤独感。通过接纳负面情绪,而不是试图逃避它们,读者可以找到更深层次的平静。

4. 关于关系和情感连接的书籍

  • 《亲密关系》Intimacy) - [作者]:欧文·亚隆 (Irvin D. Yalom)
    • 欧文·亚隆是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疗师,他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亲密关系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没有伴侣的情况下,建立深刻的情感连接。这本书对理解孤独感和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 《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 - [作者]:艾里希·弗洛姆 (Erich Fromm)
    • 弗洛姆认为,爱不仅仅是与他人的关系,它也是一种能力和态度,可以通过自我培养来实现。这本书探讨了如何通过爱自己和他人,建立健康的情感生活,即使没有伴侣,也能感受到爱的力量。

5. 关于正念和冥想的书籍

  • 《正念的奇迹》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 - [作者]:一行禅师 (Thich Nhat Hanh)
    • 这本书介绍了如何通过正念练习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一行禅师的写作风格简洁而深刻,帮助读者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正念,从而减少孤独感和焦虑。
  • 《正念自愈力》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 [作者]:乔恩·卡巴特-津 (Jon Kabat-Zinn)
    • 乔恩·卡巴特-津是正念减压疗法的创始人,他在这本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正念练习来应对压力和孤独感。正念帮助你更好地与当下连接,减少对外部关系的依赖。

特别鸣谢


  • 微风起、Changing、星の子的支持
  • 我过去的经历和体验及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情
  • 不完美的自己

附录


 

Comments